什么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1999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增资改制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为深圳市。2002年12月13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4亿股普通A股股票,募集资金17.30亿元,注册资本增加至24.815亿元,并于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中信证券”,股票代码“600030”。2006年6月2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增发了5亿股普通A股股票,募集46.4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增加至29.815亿元。
2005年6月20日,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第二批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2005年8月5日,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于2005年8月15日正式实施。
截止2007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647亿元,同比增长157.97%;净资产169亿元,同比增长35.60%。200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39亿元,同比增长438.42%;利润总额69.22亿元,同比增长567. 24%;净利润42.08亿元,同比增长442.41%;净资本120.54亿元,较2006年12月31日的净资本105.78亿元增加了13.96%。
公司第一大股东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公司在中信控股公司指导下,与中信银行、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信诚人寿保险公司等公司共同组成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并与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共同为消费者提供境内外全面金融服务。
作为本土最大的证券公司,公司深深根植于中国本土市场,深刻理解国家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公司向市场化转变的特殊文化背景。在金融、电力、交通运输、石油天然气、石化、钢铁等重要领域,公司与长江电力、武钢股份、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中国工商银行等中国最优秀的公司建立了包括股票、债券发行与承销、公司并购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业务关系,协助顾客实现其战略发展的目标。从长江电力IPO,到武钢股份增发,到中国银行A股IPO,公司作为主承销商,金融商品的设计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不断提高。而在公司债券承销方面,公司作为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市场的主力军,2006年主承销公司债券6只,按债券市场全口径统计,公司债券筹资总额占27%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市场第一。
公司2005年设立了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收购了中信集团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建立了跨境资本市场通道,可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跨境资本市场金融商品服务,满足国内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2007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对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的第二次增资,增资完成后,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更名为“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公司根据自身战略规划适时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和扩张。继2004年收购万通证券之后,公司与中国建银投资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全面收购原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其后,公司收购了金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一系列的扩张收购,公司如今下属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标普指数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深圳金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等8家控股子公司。包括所属子公司在内,中信证券合计在内地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和60家证券服务部,弥补了公司长久以来匮乏的零售网络资源,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和商品销售能力大幅度提高,股票基金交易市场份额排名已名列第一。
作为我国首批创新类试点券商,公司顺应国际投行卖方业务向投行上游延伸和买方业务在其总收入结构中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确定了“买方与卖方业务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在继续强化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优势的同时,2006年公司着手收购了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设若干条与买方业务相关的业务线,加强打造基金管理、资产管理、集合理财、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风险管理、衍生商品、金融期货、商人银行等业务,力争突破买方业务的瓶颈,实现公司盈利的均衡增长,从此将融资业务的优势及销售网络的优势与资金运用管理优势相结合。
公司坚持规范、稳健的经营理念,深刻理解金融公司的风险属性,始终坚持“正视风险,分析和控制风险,对风险做到可测、可查、可控和可承受”;建立MD体制管理体系,以人为本,培养和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努力改善公司收入结构,增强竞争实力,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公司成立12年来连续盈利,截至2007年6月末累计实现净利润118.47亿元,盈利能力居市场前列。
2005年,公司被《新财富》杂志社评选为“本土最佳证券公司”第一名。 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三年被《亚洲货币》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债权融资行”,此外,公司荣赝《亚洲货币》杂志2004年“中国最佳股权融资行”。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有什么区别吗
中信建投前身是华夏证券,后被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收购,中信控股60%。现在中信证券受制于一参一控,要出让部分股份,如今方案还在等待审批中。以后中信证券只会参股中信建投,而非现在的控股中信建投,应该还在中信系内。
中信建投的LOGO已经换成中信集团的LOGO了。现在中信建投的总经理是中信证券的前总经理。
扩展资料
商品服务
公司经营业务范围为: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的代理买卖;代理证券还本付息、分红派息;证券的代保管、鉴证;代理登记开户;证券的自营买卖;证券(含境内上市外资股)的承销(含主承销);顾客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咨询(含财务顾问)。
公司长久以来秉承“稳健经营、勇于创新”的原则,在若干业务领域保持或取得领先地位。
2007年公司股票承销的市场份额20%,排名第二;公司债和金融债承销的市场份额20%,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并的股票基金交易额市场份额8.08%,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合并占8.0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人民币集合理财资产净值市场份额15.7%,排名第一;权证创设总量市场份额29%,排名第一;研究团队继续以较大优势蝉联第一。
中信证券下属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证期货有限公司、金石投资有限公司、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标普指数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包括所属子公司在内,中信证券在境内合计拥有165家证券营业部、61家证券服务部和4家期货营业部。
2008年公司股票承销的市场份额17.39%,排名第一;债券承销的市场份额12.15%,排名第一;公司及控股公司合并的股票基金交易额市场份额8.56%,排名第一;公司控股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合并市场份额10.29%,排名第一;研究团队蝉联第一。
参考资料中信证券百度百科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logo(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有什么区别吗)
最新评论
约翰拉贝,拯救二十五万中国人的德国人,虽非同族人,却有同族情。
听说拉贝最后被日军逼的没办法断粮了,然后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分发给20多万中国人
应该重拍拉贝日记,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对我们有恩的人。
向拉贝致敬,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有求必应
当初辛特拉也帮助过那么多犹太人,晚年是平困潦倒。拉贝晚年过的却很幸福,还有可怜的南斯拉夫人差点被当年救助的小女孩好个炸
我们要致敬拉贝先生,谢谢拉贝先生拯救了我们的同胞
日文以前还说我们为什么那么痛恨他们,就抓着他们的那一点历史,我很想说那是哪一年历史啊,明明这么多历史,你们这么狠心,还造
拉贝先生也是他让我们对德国这个国家还是很有好感的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段话永不过时
因为拉贝先生,让纳粹万字旗看起来都不是那么扎眼。
拉贝家人,如果来中国,就是要骨髓,也会给他,因为拉贝家族………对25万中国人,有救命之恩!!!!
中华民族的恩人有三位:约翰拉贝先生、白求恩大夫,再就是已来到中国的埃文凯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