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交易li量(国内推出原油现货意义重大)

国内推出原油现货意义重大

原油是基础性的大宗商品,涉及中下游众多的产业链。如今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主要由纽约商业交易所、洲际交易所决定,亚太地区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原油基准价格。我国虽然是全球第五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但在亚太石油定价体系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国内原油价格实质上是国际价格的“影子”。

我国推出原油期货的意义

作一个在世界经济体系和石油市场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战略大国,我国推出原油期货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争取原油定价权,增强国际竞争力

由于亚太地区还没有权威的原油基准价格,“亚洲升水”使我国进口原油每年要多支出约20亿美元。近二十年来,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无定价权,在不考虑运费差别的情况下,亚洲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对中东石油生产国支付的价格,比从同地区进口原油的欧美国家的价格每桶要高出1—1.5美元。

亚太范围来看,近年各国对亚太石油定价中心的争夺日益激烈,我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亚洲最大的两个能源期货市场是日本石油期货市场和新加坡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大庆生产的原油挂靠印尼米纳斯原油(Minas)定价,胜利、大港原油挂靠印尼辛塔中质原油(Cinta)定价,渤海原油挂靠印尼杜里原油(Duri)定价。推出原油期货,无疑将有助于中国争夺国际定价权,稳定国内经济运行。

二、为石油石化及相关公司提供保值避险工具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如今进口占比超过55%,进口原油的保值和价格锁定需求显得十分强烈。根据我国入世协议,外国公司获得与国内石油公司同等的国民待遇,外国公司带着价格制定优先权和石油套期保值的双重优势进入国内石油市场。如国内公司无法通过石油期货交易进行避险,就会处于更加被动和不利的境地。其他的石油石化公司,比方一些民营公司,在产业链中没有定价权,急需在原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预期利润,增强抵御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

三、促进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油价形成机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调价时间的滞后性。国内油价变化比国际油价滞后,不仅与市场当时的实际情况不一致,而且在接轨价格十分透明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的投机倾向十分明显,不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二是价格接轨的简单机械性,没有考虑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在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及消费季节等方面的差异,难以反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真实供求状况。期货市场则是一个公开、集中、统一以及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可以形成直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石油价格。

四、作为国家对石油市场调控的手段

现代石油市场是一个由现货市场、现货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三部分共同组成的完整市场体系,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各有不一样。如果推出石油期货,国家对石油市场的宏观调控可以通过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进行,不仅多了一个手段,也增加了灵活性。同时,原油期货的推出将成为加快产业优胜劣汰进程的利器。具有一定规模、管理先进的技术型公司可以依托人力、物力、财力优势,利用期货市场更加好地规避市场风险,不断做大做强,进而实现行业整体的结构性优化,并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过渡。

五、协助完成石油战略储备,维护国家石油安全

石油战略储备是一个国家能源安全体系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不储存足够的石油,一旦石油通道或石油供应发生问题,比方在霍尔木兹海峡发生战争,大量的石油供应就会被切断。推出石油期货交易,一方面利用期货的保证金制度,帮公司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预买预卖,建立起稳定的远期供销关系,可以相对减少公司的石油现货库存和资金占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现货石油储备的不足;另外一个方面通过“保税交割”上市原油期货,国际石油贸易商会在中国建立交割仓库以储存石油,大量石油将被运输和储存在中国,形成资源的社会储备,从此利用国际资金帮助我国储备石油。

国内原油期货上市许加快步伐

即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登陆的原油期货上市日期渐近,作为国际化交易品种,汇兑等相关细节问题进展如何?会不会成为最后的“拦路石”?

原油期货作为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突破口”,境内外资金在此进行套利和对冲,对汇率市场化和波动非常敏感,在人民币自由兑换未实现、外汇期货尚缺席的背景下,原油期货上市须加快清障。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上海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交易li量(国内推出原油现货意义重大)

赞 (0)

评论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