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如何理解,为什么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为什么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保护投资者利益

成本法强调对投资者投资成本的保障。在长期股权投资中,采用成本法可以确保投资者的初始投资金额得到保护,避免因被投资企业业绩波动而损失投资本金。此法更侧重于投资的实际成本,而非投资的账面收益或市场价值。

二、核算简便

成本法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相对简便。该方法主要关注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与后续调整的账务处理,无需经常性地确认投资收益和账面调整。特别是在企业经营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成本法提供了稳定的核算基础,减少了会计处理的复杂性。

三、风险考量

长期股权投资本身蕴含较大风险,采用成本法能够更直观地反映投资风险。由于成本法侧重于实际投入的成本,因此在评估投资效益时,更多地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和回收的可能性,而非短期内可能获得的收益。这种方法有利于投资者对风险进行更全面的考量。

四、适应特定投资情境

成本法尤其适用于对那些控制力度要求较高或参与被投资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长期股权投资情境。在这些情境中,投资者更注重对投资成本的控制与保障,而非短期内投资收益的波动。因此,成本法在这种情境下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的原因主要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核算简便、全面考量投资风险以及适应特定的投资情境。这些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和公司决策的稳定性,因此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应当慎重考虑并作出合理的决策。

如何理解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啊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是指在对长期股权的后续计量中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核算的权益性投资中,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是以下两类:一是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二是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成本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及投资损益的确认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三、应抵减初始投资成本金额的确定

按照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自被投资单位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应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一般情况下,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当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净损益的,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具体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或本期末)止被投资单位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一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一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一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如何理解,为什么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赞 (0)

评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