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基本原则(简述套期保值的概念及类别)

关于套期保值的概念

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商品(资产)相同或相关、数量相等或相近、方向相反、月份相同或相近的期货合约,从而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建立起盈亏冲抵机制,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一种交易方式。

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两类。买入套保又称多头套期保值和买期保值,是指套保者为了回避价格上涨的风险,先在期货市场上买入与其未来将要在现货市场上买入的现货商品或资产数量相等(相近)、交割日期相同(相近)的以该商品或资产为标的的期货合约,未来某日,当该套保者在现货市场上买入该现货商品或资产的同时,将原先买进的期货合约对冲平仓,这样即完成买入套保过程。

举例:某铝材厂的主要原材料为铝锭,3月初铝锭现货价格20000元/吨,该厂预计现货价格将会上涨,6月末需要铝锭200吨。该厂可以做买入套期保值,3月初以20800元/吨的期货价格买入40手(每手5吨)9月份到期的期货合约。到了6月初,现货市场铝锭上涨至22000元/吨,而此时该期货价格亦已上涨至22800元/吨。此时,该铝材厂以22000元/吨的价格买入200吨现货铝锭,同时将期货多头头寸对冲平仓,结束套期保值。不考虑交易成本,该铝材厂此时买入200吨现货铝锭的成本跟3月初完全相等(现货亏损2000元每吨,期货盈利2000元每吨),实现完全套期保值。

卖出套保一般为商品或资产的供应者,概念、操作方法等与买入套保相反。

注:以上例子纯属虚构,仅为方便楼主理解。

简述套期保值的概念及类别

会计概念中的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

拓展:

风险的构成要素包括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导致风险发生的各种条件或事件,它们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环境。内部风险因素包括组织内部的问题,如管理不善、人为失误、技术问题等。外部风险因素则是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比如市场竞争、自然灾害、政策法规变化等。了解并分析各种风险因素,有助于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风险因素引发的具体事件或事故,它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损失。风险事故通常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经济危机、战争等,也包括组织内部的事故,如生产安全事故、财务风险等。风险事故的发生可能是突发的,也可能是逐渐积累的结果。通过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可以降低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

3.损失:

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实际或潜在的经济、人力、物质等方面的损害。损失可以是直接的,比如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声誉受损、市场份额下降等。了解损失的性质和程度,有助于企业制定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和保险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4.风险管理和预防措施:

风险识别和评估: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分析其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控制:采取各种措施,如改进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培训、购买保险等,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降低自身的财务压力。

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人员职责分工、资源调配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持续监测和改进: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企业需要定期监测风险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简述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基本原则(简述套期保值的概念及类别)

赞 (0)

评论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