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脑油价格和px价格差的关系(石油石化行业的产业链)

跨品种套利的相关案例

(一)、棉花与涤短之间的关系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棉花是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的商品,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广大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棉纱、棉布和服装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而涤纶的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经过喷丝形成极细的纤维,简称为聚酯纤维,于1953年才开始工业化生产,由于其性能好、用途广,所以发展很快,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种化学纤维。涤纶短纤维主要用来与棉、毛、粘胶、麻以及其它化纤混纺制造各种衣用纺织品。

棉花和涤纶短纤是国内的两个主要棉纺原料,二者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一般情形下,纺织企业按照订单生产产品,而配棉比是由订单规定的,纺织企业可选择的余地不大,但也不排除在出现特定价差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调整纺纱原料中涤短和棉花比例。通过对2010年的棉花和涤短现货价格的之间的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的R方为0.724,成为两大棉纺原料之间能相互替代的基础条件。

图:涤纶短纤与棉花相关性制图:冠通期货

(二)、涤短与PTA之间的关系

PTA(精对苯二甲酸)是涤纶短纤的主要生产原料,用量占到涤纶短纤生产成本的80%以上,同时PTA和涤短之间价格波动的R方为0.934,这使得PTA成为纺织企业规避涤纶价格风险的一个主要渠道。

图:PTA与涤短现货价格线性相关性制图:冠通期货

(三)PTA与棉花之间的关系

基于棉花与化纤的替代作用,PTA与棉花价格呈负相关,如2007年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3。从历史数据来看,二者的相关度总体不高,原因在于棉花价格对涤纶短纤的影响要在价差达到一定幅度后才会发生作用,同时生产调整和市场反应存在滞后性,但是PTA和棉花的价差走势与棉花价格走势相关性很强,R方达到0.86,为PTA和棉花套利提供了机会。

图:棉花与PTA期货价格相关性并不高制图:冠通期货

图:棉花与两者价差相关性明显较强制图:冠通期货通过对2009年1月5日棉花与PTA期货价格指数做回归分析后得出:

上图是自2009年1月5日棉花与PTA期货价格指数理论价差偏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棉花与PTA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的同时,也经常会在市场波动下发生理论价差偏离,套利者可抓住偏离的时机进行两者之间的跨品种套利。

上图给出了理论价差偏离与较好的套利区间,套利者可以根据套利偏差值,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度的套利机会进行套利交易。红色虚线代表套利的上下限,在理论偏离值落在套利上下限以外表示存在较好的套利机会。以上图为例,当价差偏离值在1200点以上时,PTA价格被高估,此时套利可以买入棉花卖出PTA进行套利;当价差偏离值小于-850点时,套利者可以买入PTA卖出棉花进行套利。

从当前的偏离值来看,PTA期货价格被低估,从回归模型来看此时可进行买PTA卖棉花跨品种套利操作,同时我们还需要寻求PTA、棉花两者的基本面支撑:

PTA基本面分析:

1、PX方面,截至7月19日亚洲PX市场氛围因需求疲软且原油市场价格走低而看跌,FOB韩国报价为833美元/吨,MX报720美元/吨FOB韩国,目前PX与MX价差仅为113美元/吨,通常情况下只有当两者价差达到170-180美元/吨企业才能盈利;另外1月至6月亚洲市场PX和石脑油差价跌幅近38%,即差价从396美元/吨CFR跌至246美元/吨,截至6月19日该差价进一步缩水,在202.5美元/吨,通常生产商需要该差价在250美元/吨才能保本。因利润问题,目前台湾中油5月初停车检修的一套25万吨的2号PX装置原计划于7月中旬重启,现推迟至9月初重启;同时国内多套PX装置负荷也相对调整至低位,如福佳大化至60-70%左右,青岛丽东至50-60%左右等。一旦减产保价成风,那么PX价格下跌之路将接近终点,PX的走稳也将对PTA产生直接影响。

2、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需求旺盛,内销增速或超过25%。国内服装消费增速从2007年开始超过出口,此后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未来几年纺织服装内销的增长势头仍将持续。在国外经济走向依旧不明,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背景下,内销增长将成为我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此外,我国纺织服装的出口也保持着稳步回暖的格局,从海关总署今年1-6月份的数据来看,我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同比增长了22.1%,仍保持了稳步复苏的格局。纺织品出口的显著增长是由于中国巩固了作为东南亚一个主要的纺织品到服装制造基地的地位,下游需求的回暖,将有力地拉动PTA的需求,进而对PTA价格形成有力的支撑。

棉花基本面分析:

从目前CF1009合约与CF1101价差状况可以看出,由于近期现货价格在新棉大量上市之前仍将维持高位,而远期棉花由于美国和巴西棉花产量大量增加,全球市场棉花将趋向供求平衡,尤其我国在11月份和明年1月份之间,大量新棉上市致使供应充裕,现货价格难以长期维持高位;供求状况的改善导致近期合约(CF1009)相对新年度棉花(CF1101)升水急剧扩大至2000元/吨左右。另外,CF1009合约上可供交割仓单有限,大量投机空头面临回补将推高期价,而远期合约在多头套利(买1009卖1101)下显得比较被动;故中短期内CF1101合约进一步上涨动能不足。

图:期棉CF1009与CF1101合约价差走势综合上述分析,目前PTA、棉花均处于偏弱震荡整理时期,基本面与回归模型结果相背,证明此时进行买PTA卖棉花存在较大风险,此时投资者可有两种选择:第一保守投资者可放弃此次套利机会;第二激进投资者可选择降低自己的目标利润并设置合理的止损,比如原来的目标利润可能设置在价差偏离回归至0附近,而此时则可以将目标利润设置在-500附近,只要存在盈利就可平仓出局。具体的套利投资方案将在下文列举。

石油石化行业的产业链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构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整个加工工业,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行业和油品的销售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通常可以将石油石化产业分为:石油开采业、石油炼制业、石油化工、化工制品和化肥行业等。

“石油开采”指的是将原油和天然气从地下采出的过程,并将原油和天然气分离。“石油炼制”指的是将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重油等油品的过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和石化中间品加工成石化中间品的过程。

而“化工制品”指的是将石化中间品加工成制品的过程。“化肥行业”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合成为化肥的过程。每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具体分类和特点如下:

石油工业包括全球的勘探、开采、炼制、运输(通常利用油轮和管道运输)和油品销售等。石油也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包括医药品、熔剂、化肥和塑料等。该行业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将中游纳入下游之内。

扩展资料

石化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1、价格传导的过程

鉴于化工领域广泛存在着“中间体”,而国内又缺少交易“中间体”的现货市场。因而我国石化终端产品的价格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受到上游价格垄断的影响。

产业链图显示了石化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其产业链末端产品的价格经由各自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传导形成。

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

三烯三烃经与无机产品反应可获得“中间体”,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内酰胺、对二甲苯等,也就是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的原料。

通常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两种因素主导:一是消费拉动,二是成本推动。在这两种类型之间,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费拉动型

在消费拉动的情况下,受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价格开始上涨。此时,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也随之增长,进而拉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中重复,至传导至产业链的源头石脑油)。某一环节受到阻碍,特别是在产能远远大于产量或者需求的环节。

(B)成本推动型

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产业链源头原材料价格首先上涨,其结果要求将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转嫁到该加工环节的产品价格之中。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末端的终端产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动不如需求的拉动那么顺利。

(C)消费萎缩

与上述两种情况相反的是,消费萎缩和成本下降时的传导过程。当消费萎缩时产品开始积压,企业开始减产,导致该加工环节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一过程逐渐向上游传导,最终迫使产业链源头产品价格回落。该上游产品有可能是其他产业链的上游。

(D)成本下降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润,还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市场。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个传导过程中,加工企业却很难应对。面对不断降价的原材料,无论以何种价格买入,企业都要面临亏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油石化行业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石脑油价格和px价格差的关系(石油石化行业的产业链)

赞 (0)

评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