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因素 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石油沥青的特点

1、黏滞性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又称黏性或黏度,它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是沥青材料软硬、稀稠程度的反映。对黏稠(半固体或固体)的石油沥青用针入度表示,对液体石油沥青则用黏滞度表示。

2、塑性

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沥青之所以能配制成性能良好的柔性防水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沥青的塑性。沥青的塑性对冲击振动荷载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并能减少摩擦时的噪声,故沥青是一种优良的道路路面材料。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度表示。

3、温度敏感

温度敏感性(感温性)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温度敏感性以软化点指标表示。由于沥青材料从固态至液态有一定的变态间隔,故规定以其中某一状态作为从固态转变到黏流态的起点,相应的温度则称为沥青的软化点。

4、大气稳定

大气稳定性指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大气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也是沥青材料的耐久性。大气稳定性即为沥青抵抗老化的性能。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一加热蒸发损失百分率和加热前后针入度比来评定。

对石油沥青可以按以下体系加以分类:

按生产方法分为:直馏沥青、溶剂脱油沥青、氧化沥青、调合沥青、乳化沥青、改性沥青等;

按外观形态分为:液体沥青、固体沥青、稀释液、乳化液、改性体等;

按用途分为:道路沥青、建筑沥青、防水防潮沥青、以用途或功能命名的各种专用沥青等。

以上内容来源百度百科-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有黏滞性、塑性、温度稳定性(温度敏感性)、大气稳定性、溶解度、闪点和燃点等。

(1)黏滞性。黏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沥青的稠稀、软硬程度。液态石油沥青的黏滞性用黏滞度表示,是指液体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经规定直径(3.5mm或10mm)的孔洞漏下50ml所需要的时间(s),时间越长,黏滞度越大。固体或半固体沥青的黏滞性用针人度表示,是指在25℃条件下,100g质量的标准针,经5s沉人沥青中的深度(每0. Imm为1度),针人度值越大,固态、半固态沥青的黏滞性越小。

(2)塑性。塑性是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石油沥青的塑性用延伸度表示,是指将标准试件在规定温度(25℃)和拉伸速度(50mm/min)条件下进行拉伸,以试件拉断时的伸长值( mm)表示,石油沥青的延伸度越大,则塑性越好。

(3)温度敏感性。温度敏感性是指石油沥青的黏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质。温度敏感性较小的沥青其黏滞性、塑性随温度升降变化较小。

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来表示,即沥青受热时由固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膏体时的温度。软化点越高,表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另外,石油沥青的脆化点也是反映沥青温度敏感性的另一个指标。它是指沥青的状态随着温度从高到低变化,而由高弹状态向玻璃体状态转变的温度,反映沥青的低温变形能力。应用中希望得到高软化点和低脆化点的沥青,以提高它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4)大气稳定性。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大气综合因素(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长期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大气稳定性好的石油沥青可以在长期使用中保持其原有性质。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常以蒸发损失和蒸发后针人度比来评定,蒸发损失百分率越小,蒸发后针人度比越大,则表示沥青大气稳定性越好,沥青的耐久性越高。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因素 石油沥青的主要性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赞 (0)

评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