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一生钟情于桥,致力于桥

在我国,现在仍有两座历史悠久的大桥在正常发挥作用,它们分别是钱塘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它们均由茅以升负责设计建造。.

 

 

姓名:茅以升

生卒年:1896-1989

籍贯:江苏镇江

身份:桥梁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我国土力学的开拓者。主持修建了我国首座跨度较大的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和武汉长江大桥。致力于教育改革,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桥梁工程技术人才。主持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院士语录: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在掌握了所读东西的记忆特征后,就惟有勤奋二字了。★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

茅以升的故事,始于一个书香门第。1896 年,他来到这个世界,仿佛是命运特意安排的使者,肩负着建造伟大桥梁的使命。幼年的茅以升,在母亲的启蒙下,如同一块渴望知识的海绵,尽情地吸收着字块中的智慧。5 岁入读私塾,7 岁踏入思益学堂,这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少年,早早地踏上了求知之路。11 岁考入江南商业学堂读初中,那时的他,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将与桥梁紧紧相连。

1911 年,茅以升与清华大学招考擦肩而过,但命运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唐山路矿学堂。受祖父的影响和幼年镇江坠桥事件的触动,他毅然选择了主攻桥梁专业。在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优异的成绩让学校获颁“竢实扬华”嘉奖匾额,他也如同那闪耀的奖章,绽放着光芒。

随后,茅以升踏上了海外求学之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校园里,多了一个勤奋刻苦的身影。他师从著名桥梁学家贾柯贝,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留美第二年,便获得硕士学位,还为母校赢得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入学免试资格。在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的日子里,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利用业余时间考取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的博士研究生。1919 年,他成为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首位工学博士毕业生,博士论文《桥梁桁架次应力》中的创见被称为“茅式定律”,那荣膺的“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是对他卓越才华的最好肯定。

然而,茅以升的心始终牵挂着祖国。1919 年底,他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他的身影出现在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成为一名教授,后来又升任副校长。他辗转于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大学等高校,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

1933 年,茅以升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挑战——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当时,西方专家断言“中国人无法在钱塘江建桥”,但茅以升不信这个邪。他带领着团队,创新运用“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攻克了 80 余项重大技术难题。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钱塘江大桥全线贯通,那雄伟的身姿,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有能力建造现代化的大桥!

茅以升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座又一座桥梁,也在人们心中搭建起了一座精神的桥梁。他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人物生平


茅以升祖父茅谦为举人,曾创办《南洋官报》,是镇江市的名士;父亲茅乃登是报社记者。1896年1月9日,茅以升出生在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出生不久,全家迁居南京。茅以升从小好学上进,善于独立思考。

6岁读私塾,7岁就读于1903年在南京创办的国内第一所新型小学——思益学堂,1905年进入江南商业学堂。

茅以升10岁那年,过端午节,家乡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而他因为肚子疼所以没有去。桥上由于人太多把桥压塌了,砸死、淹死不少人。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压在茅以升心里。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从此,茅以升只要看到桥,不管它是石桥还是木桥,他总是从桥面到桥柱看个够。茅以升上学读书后,从书本上看到有关桥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时间长了,足足积攒了厚厚的几本……

1916年毕业于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即唐山交通大学,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参加清华留美官费研究生考试,以第一名录取留洋。

1917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桥梁专业)。

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现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是该校的第一位工科博士。

1916年从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被清华学堂官费保送赴美留学。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因茅以升成绩特优,从此康奈尔大学免试接收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为中国的大学特别是母校赢得了荣誉。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

1920年回国后至1930年,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今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副主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工科主任,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部唐山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北洋大学校长。

1930年至1931年任江苏水利局局长,1934年至1937年任浙江省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挂此职到1949年),在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钱塘江上主持设计、组织修建了一座全长1453米,基础深达47.8米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钱塘江大桥。大桥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1937年12月23日,为了阻止日军攻打杭州,茅以升亲自参与了炸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茅以升又受命组织修复大桥,1948年3月,大桥修复通车。

1937年至1942年任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代院长、院长。

1942年至1943年任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

1943年至1949年任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

1943年当选中华民国教育部部聘教授。

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至1952年任由母校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组建的中国交通大学(1950年改称北方交通大学)校长。

1951年至1981年任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9年在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中,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并被周恩来总理指定为设计方案最终审定签字负责人。

1955至1957年主持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

1977年主持设计了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1982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1984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一生钟情于桥,致力于桥

赞 (0)

7 评论

6+2=
  1. 德庐茶客

    当年的条件就能在钱塘江修桥,今日应在台湾海峡修大桥了。

    回复
  2. 春有神韵gao162

    为伟大智慧,为国为民的茅以升爷爷点赞!

    回复
  3. 敏锐阳光O

    有了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坐高铁稳当当的

    回复
  4. 正能量喜鹊lo

    致敬!为祖国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的伟大的桥梁专家!

    回复
  5. 吉祥瑰宝702

    旅游曾经去看过钱塘江大桥,茅以升前辈了不起的功绩,伟大的爱国者科学家.

    回复
  6. 船到桥头自然沉F

    茅以升,好熟悉的名字,却又有点陌生,好生惭愧!

    回复
  7. 用户86364401695

    老先生可以欣慰了,天朝的桥梁技术,世界第一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