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常见的稀释性资本工具 股票中的反稀释条款是什么意思

股票中的反稀释条款是什么意思

反稀释条款也称反股权摊薄协议,是用于优先股协议中的一个条款,是指在目标公司进行后续项目融资或者定向增发过程中,私募投资人避免自己的股份贬值及份额被过分稀释而采取的措施。以保证证券持有人享有的转换之特权不受股票之再分类、拆股、股票红利或相似的未增加公司资本而增加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的做法的影响。

持股被动稀释是利好还是利空?

这种问题其实很好解答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假设一年后资金没有变化,丙出资从甲乙买股份。付出大概20w,总资金100不变。资金比例:甲35w,乙35w,丙30w,总资金100w不变。

第二种就是稀释股份,乙再投28w左右,就变成了:甲45w,乙45w,丙38w

什么是稀释每股收益?

被动股权稀释对投资者来说是利空的。股权此时意思就是股权股份所占比例减少,一般情况下股权股份代表的是对公司企业的投票权和分红权,所以股权股份被稀释就意味着两个权利相应减少。

股权稀释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增发股票会扩大股本,所有者权益减少,所以对持股股东来说是利空的。但如果是定向增发,且引进的优质资产,则增发过后,股价有望上涨,中长期来说取决于公司的基本面及盈利情况。

短期股权稀释会降低单位股利暂时性下降,而如果是长期股权稀释,则单位股利会永久性地下降。股权稀释后期,对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大股东来说有一定的好处,比如说定向增发,因为他们的成本低,所以未来股价上涨他们再卖出,就能实现盈利。

稀释是什么意思

问题1:什么是稀释每股收益?

问题2:稀释每股收益是什么意思?

每股收益通常被用来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以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评价盈利能力、预测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指标。

稀释每股收益,是指企业存在具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以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为基础,在分母中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同时对分子也作相应的调整。

“稀释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

“潜在普通股”是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潜在普通股”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票期权等。而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则被称为“稀释性潜在普通股”。

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上市公司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应的时间权数,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即可。

当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以融资时,由于转股选择权的存在,这些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低于正常条件下普通债券的利率,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在经营业绩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提高了基本每股收益的金额。因此,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影响以计算和列报“稀释每股收益”,可以提供一个更可比、更有用的财务指标。

凯诺科技于2006年8月发行了43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第一年票面利率仅为14%。该公司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23元,其6月末的股本总额约为284亿股,尚有196亿元可转债未转股,因此,凯诺科技“稀释后期末股本”约为323亿股,稀释每股收益相应下降到0196元,可见凯诺转债的稀释作用为1211%。

对于盈利企业,当其发行的认股权证与股份期权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便具有了稀释性。但对于亏损企业,认股权证与股份期权的假设行权一般不影响净亏损,但却会增加普通股股数,从而导致每股亏损金额的减少,实际上产生了反稀释的作用,因此,这种情况下,不应当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攀钢钢钒在2006年末发行了32亿元“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分离出的认股权证总量为8亿份,其行权价格经调整后为3266元,低于其普通股的市价。攀钢钢钒6月末股本总额约为3058亿股,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权证稀释增加的股数”约为588亿股,攀钢钢钒的稀释每股收益也相应下降到013元,故而钢钒GFC1权证的稀释作用为1333%。

2006年9月,金发科技股东大会通过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至今年6月末,最新行权价格为643元/股,也低于当期普通股的平均市价,因此,其股票期权同样具有稀释性。金发科技6月末的股本总额约为637亿股,2007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经计算,股票期权在转换成普通股时的加权平均数约为5000万股,稀释每股收益相应下降到029元,因此,金发科技股票期权的稀释作用为938%。

由此可见,对于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这样复杂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广大投资者只有在正确理解其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后,方能准确计算“市盈率”,进而做出投资决策。

目前常见的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溢价或折价摊销等的税后影响额;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增加的潜在普通股,按照可转换公司债券合同规定,可以转换为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金额,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相关规定计算。

(二)认股权证、股份期权。按照认股权证合同和股份期权合约,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分子的净利润金额不变,分母应考虑可以转换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与按照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能够发行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的差额。

(三)多项潜在普通股每次发行或一系列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为不同的潜在普通股,分别判断其稀释性,而不能将其作为总体考虑。

企业对外发行不同潜在普通股的,应当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稀释程度根据增量股的每股收益衡量,即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时,将增加的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金额。期权和认股权通常排在前面计算,因为此类潜在普通股转换一般不影响净利润。

意思是在原有的溶液中再加入溶剂使其浓度变小。  

读音:xī shì

解析:稀释是指对现有溶液加入更多溶剂而使其浓度减小的过程。在稀释后溶液的浓度减小,但溶质的总量不变。

示例:“八分之一咖啡”是被糖、奶油或者牛奶过度稀释了的一种咖啡,它的味道不像是咖啡,反倒像牛奶和糖水,而且偏米色或者浅棕色。

扩展资料

溶液稀释原理:

稀释前的溶质质量=稀释后的溶质质量,计算公式: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溶液性质

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透明);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的资本工具有

1.普通股:作为最常见的资本工具之一,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普通股来筹集外部资本,增强自身资本基础。

2.优先股:优先股提供固定收益,并赋予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的股息分配权。商业银行利用优先股筹集资金,能够增强资本同时保证一定的股息回报。

3.可转换债券:这种债券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换为普通股。商业银行发行可转换债券,不仅能筹集资金,还有可能在投资者转换为股本时增加股权稀释的风险。

4.次级债券:次级债券的偿付顺序位于优先债券之后。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券来增加资本,这种工具可以帮助银行在资本结构中实现多元化的融资。

5.永续债:永续债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持续的资本来源。通过发行永续债,银行能够增强其资本基础,同时提高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常见的稀释性资本工具 股票中的反稀释条款是什么意思

赞 (0)

评论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