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合指数以什么作为指数编制对象?上证指数用什么方法编制

上证指数是怎样编制的

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市价×发行股数)。

基期指数为100。

指数的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证综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修正前的市值+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新样本股入选——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实施后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

2.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3.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4.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5.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收盘价修正指数。

6.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7.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8.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9.停市——指数样本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指数样本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上证指数用什么方法编制

上证指数采用加权平均法编制。

上证指数,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指数,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指数之一。其编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加权平均法。

具体编制方法如下:

1.选取样本股。上证指数的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中选取的。这些股票必须是具有良好市场流动性、交易活跃且具备代表性的股票。

2.计算股价平均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样本股的股价平均数。这种方法考虑了每个股票的总市值,市值较大的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较大,从而更能够反映市场的整体情况。具体来说,每个股票的权重是其总市值与所有样本股市值总和的比例。

3.调整指数。当样本股发生变动或股权结构发生变化时,上证指数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其代表性和准确性。

4.发布指数值。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和调整,每日计算并发布上证指数的值,供投资者参考。

解释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在编制上证指数时,这种方法考虑了股票的市值因素。市值较大的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较大,这意味着它们对指数的影响也较大。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市场的整体走势和规模。

总之,上证指数通过选取代表性样本股,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股价平均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提供投资者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整体走势的参考指标。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765536098@qq.com,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感动我们网 » 上证综合指数以什么作为指数编制对象?上证指数用什么方法编制

赞 (0)

评论

6+4=